校徽
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用作圆形校徽中的主体图案,不仅识别性强,而且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从审美的角度看,校徽的总体造型简洁大气,契合我院师生和谐进取的精神风貌。校徽整体为圆形,而里面的主体图案则如一枚饱经沧桑、非圆非矩的古印。由于文化心理的积淀和视觉感受效果,圆给人以圆融包举或圆满和合之感,故能与自然不拘的“古印”形成对比中的统一。再说色调,“古印”的红色与圆周线的深棕色以及空白也能在反差中达到统一,其中大块的红色更能传达出热烈振奋的情调。故校徽的总体布局和色调搭配恰与我院和谐奋进的风尚相合。
从抽象意义看,校徽兼含天、地、人三才。在民族文化中,圆可代表天,如《淮南子》谓“戴圆履方”。而自然不拘的“古印”则又取形于历史悠久、广载万物的大地(这创意比古人谓“地方”更有自然美)。其中的“城”内正好有一个“人”字。按《说文》十三下土部:“城,以盛民也。”可见具有古典美的校徽总括了天、地、人三才,俨然天时、地利、人和的微妙结晶。
从居中的主体图案看,校徽又能艺术地反映出我院特色。在红底色中,纯白的阴刻文字“城”最为醒目,正是“聚焦”所在;而位于左上方的校名(英语)字迹却小,彼此形成主客呼应之势,使构图不流于单调。再细看“城”字除包含“人”外,诸多刚柔相济的笔划还给人以“地之吐万物”(《说文》十三下土部“土”条)的联想,如挺拔的树木、高耸的楼房、纵横的街道、蜿蜒的河流以至防卫武器等,恍如城市的缩影,正与我院名实相符。此外,作为篆文“城”的陪衬,英语校名又能体现一定的开放意识。
可知校徽的总体造型和局部图案妙合无垠,确乎集新颖别致与古朴厚重于一体,既符合我院的整体风貌和办学特色,又具有民族文化的底蕴和包容的气魄。
校训:敏学致用厚德笃行
作为校训,“敏学致用 厚德笃行”不仅能从宏观上体现我校的办学性质,而且富于哲理意味和人文精神。
按“敏”字在儒家文化中原可分别表示勤勉与敏捷之意。前者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后者如“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结合我校情况看,“敏学致用”不失为古语的活用(“敏”在此已兼含以上二义),意谓勤奋努力地学习,敏捷地接受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从而达到“经世致用”(借用后儒术语,其中“致用”语源为《易?系辞上》)的求知目的。
但这种追求却不能流于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粗疏浮躁,而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和诚挚的爱心并持之以恒地力行——厚德笃行。“厚德”语见《易?坤》:“地厚载物,德合无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特指施爱于众、奉献于世的美德。“笃行”语出《中庸》,原是在“博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意在要求学子必须诚心诚意地将所学知识外化于实实在在的行动,否则“非学也”(朱熹注语)。这与我们提倡的理论知识只有和社会实践结合才是完整的知识有所相通且能要言不烦。
综观校训寓意丰富,既扼要地反映出我校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以奉献社会、回报人民的办学宗旨,又有机地融合了民族文化中道德观、知行观的积极因素。
校风:和谐共进求实创新
“和谐”在古、今汉语中均指人际或事物的配合协调;而被译为“和谐”的希腊文harmonia虽属美学范畴术语,但其固有的“联系、匀称”——“多样化中的特殊的统一”等含义其实也正与汉语该词的意蕴相通。作为校风,“和谐共进”(其中“共进”也是古今通用语,如辛亥革命时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之一即名“共进会”)旨在表现我校尊重个性、共同发展的民主作风和全院师生在党委领导下各展风采、同奔目标的进取风貌;与这种进取风貌圆融无间的还有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
教风:博学善导育人
这六个字语意递进,由表及里,先结合“博学”提出“善导”。按“道(通‘导’)而弗牵”本是《学记》中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前进,而不可一味牵着他们。这一原则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尤其适用于高校教学。这同时也须要施教者具有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容量。教师只有自己博学多识,才便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因势利导,使莘莘学子各有所得。可见“博学”与“善导”并非各行其是的截然两端,而应该相促相长,相辅相成。
善导”绝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有方,而应该与育人紧密结合,真正的良师总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精心培育益世之才。这就要求负有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不仅要有宽实的知识基础和开明的教学艺术,而且应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价值。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培育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学风:修身重道强能
学风理应被“修身”领属,因为只有身正意诚才能使学风端正。按“修身”语源为《易·复》,被《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章用来表示儒者的修德养性与完善自我。我们借用这个词语除表现一般意义的提高道德修养和增强公民意识外,更侧重于要求同学们形成尊师守纪的良好风尚和具备不骄不躁的勤学精神。“重道”语出《白虎通义》,原指尊重事理,但因“道”在传统文化中又可表示方法或规律,故用于学风则特指与知识密切相关的道理、规律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
孟子曾结合“道”述及学习的最高境界:“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所标举的“以道”“自得”,正与我们倡导的掌握方法、勤于积累并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以及充分培养自学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笃实而开放的学风精神相通。说到底就是希望学生要善于通过学习来培养和增强能力,这对于高级应用性人才尤为重要。当然,进入这种佳境之前,教师的“道而弗牵”也至关重要,学生的善学与其善导密不可分。二者并观,更见得学风与教风的互动互促,彼此相得益彰。
总览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一个整体。如果说校训侧重于从文化的层面表现我校内在的精神实质,那么校风则是从审美的层面展示师生群体的精神风貌,彼此相为表里,和谐统一;而相互依存的教风和学风则又都在“和谐共进”的校风统帅之下。可见就内涵而言,一“训”三“风”呼应有致,纲举目张;从外在语言形式看,尽管字数不尽相同,但校训与校风、教风与学风的字数却分别一致,而且两两音节匀整,声韵和谐,故也能于变化中见统一。